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化中央主要新聞單位采編播管崗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試行意見》。據新華社報道,中央主要新聞單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主要涉及統籌配置編制資源、開展人員編制總量管理試點、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考核評價和退出機制等四個方面的內容。這次報道甫一出臺就引起了傳媒從業人員的喜大普奔,地方傳媒從業人員更是翹首期待該改革盡快覆蓋到自家媒體。由于沒有拿到具體的改革方案,我們沒有辦法去進行評論,但我們可以探討的是,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改革呢?
財政對養老、醫療等基本保障兜底的改革
根據筆者了解,有一個副省級城市報業集團的總編輯到了退休年齡而不得不超期服役,原因很搞笑,是因為該報業集團由于之前沒有給員工買養老保險,如果給該總編輯買養老保險就要給全體員工買養老保險,而這需要數以千萬計甚至億計的資金,這家報業集團當然沒有這樣的財力去給全體員工上社保,就只能這樣拖一天算一天。而據筆者了解,還有一些報業集團沒有給員工買醫療保險,而如果把醫療保險補齊則需要數以億計的資金,現任領導自然沒有動力去解決這種問題,而就任由這種難題擊鼓傳花。
因此,對于傳統媒體來說,當前首先要解決的是員工后顧之憂難題,尤其是全體員工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基本保障難題。對于哪些已經深陷經營困境或者沒有充足能力來為員工提供基本保障的傳統媒體來說,當務之急是由本級財政提供相應的財政兜底,可以借鑒出版單位轉企改制時的做法,對傳統媒體尚未解決養老、醫療保險的員工采取視同交納的方式予以解決。
選任有能力領導人的改革
根據筆者的調研,東北一個地市級報社的社長難產,當地市長覺得當地殯儀館館長把殯儀館搞得風生水起,進而認為其具有市場經營能力,就把其調到當地報社當社長。我們姑且不去談殯儀館館長是否適合當報社社長,但在傳統媒體效益快速下滑甚至虧損的情況下如何科學地選派一把手和領導層就至關重要。
國有單位尤其是傳媒單位發展改革的核心是一把手及其領導層,縱觀我國傳媒業的改革發展實踐無不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的范以錦、央視的楊偉光,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的黎元江、SMG的黎瑞剛、國際廣播電臺的王庚年、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的高海浩、杭州日報報業集團的趙晴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實踐已經充分證明,有了優秀的一把手不一定能夠確保成功,但是沒有優秀的一把手則一定不能成功。
何為優秀的一把手?主要體現在懂政治、明戰略、會用人、擔風險四個方面,所謂懂政治就是具有高超的政治智慧,能帶著鐐銬跳舞;明戰略就是能夠“站在未來看現在”,能夠提前卡位新興產業;會用人就是善于識人、用人,任人唯賢而不是任人唯親,而核心是營造創業創新的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擔風險就是敢于承擔改革發展中的各類風險,傳媒業的改革發展是一項高風險的工作,不僅有市場風險還有政治風險,稍有不慎就會落得個鋃鐺入獄的悲慘下場。
因此,對于傳媒單位來說,其人事改革的核心是選派素質高、能力強、肯干事、能干事的一把手及管理團隊,否則給予再多的補貼和支持,都難以解決長期轉型和發展的難題。
市場化取向的改革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而很多人卻以傳媒市場有特殊性而要求重回體制而由財政包養,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的實踐都已經充分證明,哪家媒體的市場化能力強,其服務于黨和政府中心工作的能力就強,就更能得到廣大用戶的忠誠,而哪家媒體的市場化能力弱,其服務于黨和政府中心工作的能力就弱,就會被受眾所拋棄。有一些媒體雖然形式上還在活著,還是本質上已經死了,因為其已經不被政務市場和商業市場需要,已經淪為徹頭徹尾的寄生蟲。而要進行真正的市場化改革,核心是處理好如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正確處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媒體具有很強的意識形態屬性,這就決定了其必須時刻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并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認識到的是:有經濟效益的不一定有社會效益,如國外的色情雜志等低俗化媒體;但是沒有經濟效益的一定不會有社會效益,原因很簡單,社會效益的基礎是傳播功能,而具有強傳播功能的一定會有經濟效益,沒有經濟效益的媒體說明其根本沒有傳播功能,這有何理由談社會效益呢?在現實當中,我們常常發現,有些媒體片面談社會效益,而且還以自己不追求經濟效益而沾沾自喜,其實這不過是皇帝的新裝,其根本上并沒有真正的社會效益。
其次,政府應采取新聞服務外包的方式來扶持新聞業的發展。在當前技術快速變革的時代大背景下,傳統媒體“二次銷售”的商業模式已經坍塌,單純的新聞已經難以轉到足夠的錢來維持自身的運轉,但是每一個用戶又需要新聞,事實上新聞尤其是嚴肅新聞已經成為“準公共物品”,這就要求政府把新聞尤其是嚴肅新聞納入公共文化服務范疇,由政府采取服務外包的方式向提供優質新聞服務的機構進行購買。最好的方式是把新聞服務外包費用納入政府預算,可以采取每人每天一元的標準進行確定。
第三,積極進行傳媒單位的供給側改革。當前,雖然傳統媒體深陷困境的根源是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媒體的沖擊,而傳媒單位數量太多、太濫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應采取“優勝劣汰”的市場化原則進行供給側改革,把哪些既沒有能力維持自身良性運轉又沒有能力提供優質新聞服務的機構淘汰掉,而把有限的資源向優質傳媒單位傾斜。
對于傳媒單位來說,在財政兜底基本保障的前提下,采取市場化的改革并選派有能力的一把手和領導團隊才是應該選擇的改革方向。而對于個人來說,唯有通過市場化鍛煉自身的市場化能力才是正途,一定要牢記,唯有時刻具備“離開體制能活得更好的能力”,您才能在這個快速變革的時代活下來并且活得更好!
(來源:全中看傳媒 作者:郭全中)
華聞集團
三亞鳳凰嶺
小澄園
南海明珠游輪
全球貿易之窗
華商文投
China Media Group,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898)6625 5636
辦公地址:海南省??谑忻捞m區國興大道15A號全球貿易之窗